首页 新闻 崇阳伤残退役军人汪木海:退伍不褪色,用奉献续写为民初心

崇阳伤残退役军人汪木海:退伍不褪色,用奉献续写为民初心

日前,走进湖北省崇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,副局长胡家皓推荐报道“好人老木”。他说:“崇阳隽水河的红尾鱼有多少,老木做的好事善事就有多少!”

“老木”叫汪木海,今今年71岁,坚守初心、不改本色。在部队,他“战备”工地入党立功;到地方,他扶老助残献爱心、情系社区作奉献、自掏腰包做公益……战友说他“活着‘雷锋’”,居民称他“小巷‘总理’”,更多百姓叫他“至亲‘木爹’”……44年如一日,他热心助人,乐于奉献,爱溢隽水河,情浓崇阳县。

热血铸魂立军工,战友叫他“活雷锋”

男儿不展风云志,空负天生八尺躯。

1953年4月,汪木海生于崇阳县天城镇山下村,父母是农民,七姊妹排行第四。
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他6岁学会洗碗,7岁就能煮饭、放牛、砍柴、扯猪草……

老木说:“上小学时,读课文‘邱少云’、‘董存瑞’等英雄故事,激励从戎报国,不负韶华。”

1970年12月,老木戴着大红花从崇阳坐汽车到武汉,再乘坐绿皮火车辗转5天到达陕西蓝田县某部军营,圆了儿时“军旅梦”。

学雷锋,老木留下一路为民的足迹:帮百姓摘苹果、打猪草、修房屋、补鞋袜、理头发,雪夜送老乡回家、雨天驮战友狂奔10公里去医院……好事做了一串串,战友说他是‘活雷锋’。

“战备”工地,老木一副“铁肩膀”,一双“钢脚板”,驮机械上山、背石头过河、挑泥土筑路……无论是烈日炎炎,还是数九寒冬,事事带头干,时时走在前,诠释“雷锋精神”。

1971年7月,他在“战备”工地火线入党。

1973年8月14日上午,老木的连队在秦岭北麓某“战备”工地,一个排的官兵推拉大型空压机,岂料途中巨大的惯性使机械加速向陡峭的山崖滑去,二十多名官兵猝不及防被甩出老远,左边沟壑万丈,右边河水千尺,数吨重的机械一旦跌下悬崖,危及山沟100多名正在作业的官兵生命和137辆解放牌汽车安全……机械滑动越来越快,危险越来越大,连长高喊:危险,快离开!说时迟,那时快,老木危急时刻,飞奔跃上空压机,用尽吃奶力气拉住方向杆,迫使空压机改变方向,冲向800多米处的乱石堆停下……珍贵的空压机保住了,施工的战友得救了,而老木却被操纵杆抛空摔下,头破血流,肋骨断裂。

“挺住,木海!”战友们呼喊着。在西安医院,老乡战友胡永华为昏迷的老木洗脸擦身、翻身捶背,无微不至地照顾,寸步不离地守候着。

人间的大爱感动了上苍,经过7个月的救治,老木奇迹般醒来,再经过3年的细致医治,终于康复。

老木舍身救人护设备,荣立二等功。他头颅装钢板、肋骨变形、癫痫疾病……因公评定为贰等乙级伤残军人。

鞠躬尽瘁办实事,居民称他“小巷‘总理’”

1976年,汪木海保送清华大学,因脑损伤被退学。

1977年,老木因伤退伍。最初,他想去电力部门工作,但此时县五金公司缺人才,老木服从组织安排。“党员干部是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”这是他一生的信念。

无论是在县五金公司当副经理,还是食品所任所长,老木以身作则、身体力行、身先士卒,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

2000年,退休的老木当选为大集社区金三角小区党支部书记,不要报酬,不计得失,打通服务居民“最后一米”,“事事即理”,居民称他“小巷‘总理’”。

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,群众满意才是硬道理。

“‘寸土必争’、‘漫天要价’、城区拆迁‘大难题’”。老木为政府分忧,带头交出7个房产证,比他人少拿补偿款,让家人主动拆除红砖厂、碎石场、预制板厂,“腾”出“黄金位置”;他劝说11户“钉子户”拆迁,“拆”出发展“新空间”。

老木说:“社区工作,最关键的还是用心用情解决居民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。”

小小路灯暖民心,传递幸福照居民。桃溪大道无路灯,老木跑资金,捐现款,安装20盏路灯,照亮了小区的夜,照亮了居民的路,更点亮了居民的“心灯”。

“过去’臭水沟’,如今‘焕新颜’。”古稀大爷陈胜说。

石化小区垃圾沟,污水横流,臭气熏天。老木跑城管,找住建、掏腰包……一个月后,开启“整治工程”,构建“绿化带”,垒筑“水泥沟”,回填泥土,植树种花……居民称赞臭水沟蝶变“幸福沟”。

居民魏叶兵掰着手指说,增设停车位、安装钢护栏、更换整流器、硬化小巷路、封闭横围墙、拆违建,清路障、封废井、……老木“理”好多少“芝麻事”,谁也数不尽。

甘当“编外保洁员”,老木17年如一日,看见乱张贴主动撕、发现废纸屑主动捡、遇到垃圾主动扫、碰上乱扔主动管。

2020年,老木担任大集社区第二网格党支部书记,3年疫情防控,白天为居民送米送菜送日用品,晚上值守“卡口”,让“星空夜话”聊出居民的“烦心事”与“微心愿”,将“组织所做”和“群众所需”无缝对接,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,实现“零疫情”、“零上访”。

巧用“情理法”,化解“大难题”。老木说:“走进信访群众‘心门’,比社区的门、楼栋的门更难进;要进尖子户‘心门’,‘围追堵截’更不行,对症下药,抓住‘痛点’,解决实际难题。””

4月2日,退役军人李某终于签了“息访协议”,一起长达5年的耕地纠纷终于得以解决。这是老木“将心比心”,联合“草根领袖”,巧用“情理法”,第31次化解退役军人的信访事项。

“有退役军人上访,找‘老木’准行!”据县信访局介绍,老木打“感情牌”化解11件“信访难题”;老木用“理”化解17件信访“事心双解”;他靠“民法典”化解3件信访“疑难杂症”。

用心用情解民忧,百姓叫他“至亲木爹”

暮春傍晚,汪木海路遇叫何红的女孩骑车摔伤,一边拨打“120”,一边联系志愿者帮忙,驮着何红去医院做多种检查、垫付医药费,忙碌一整夜。次日,老木不忘叮嘱:“有什么要帮忙,随时打电话。”

何红感激涕零地叫老木“木爹”,在她心里,老木就像至亲“爹爹”。

“有困难找‘木爹’!”这是崇阳金三角小区居民的一句口头禅,有好多人记得木爹的电话号码。

持续20年,老木“春节”送温暖、“三八”微心愿、“六一”献爱心、“七一”颂党恩、“八一”战友情、“九九”敬老节,爱心满崇阳,情意暖人间。

据县退役老兵协会统计,近10年来,老木奉献公益事业,救助困难群众,捐款捐物40多万元。

老木的儿子汪清说:“我老爸关爱他人真‘大方’,对待儿女忒‘抠门’。”

老木有一本通信录,记着物业、供水、供电、医院等单位电话,谁家下水道堵了、电路断了、天然气停了……一个电话,他第一时间前往查情况。“小毛病”,他动手维修;“大问题”,他请来专业师傅….

耄耋老人张全德说:“我们没见过雷锋,但在我们眼中,老木就是雷锋的样子。”

“木爹,快过来,我病得重。”去年寒冬深夜,老木放下电话,快步前行,先拨“120”,再联系3名志愿者,陪着邻居赵新到医院做各种检查、垫付住院押金,忙前忙后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。

赵新感动地说:“就是自己亲人,也不一定有木爹这般照顾得好!”

办小事,善作为。木爹开展“线上点单、线下服务”行动,让居民大事小事不用再跑远路。居民反映看病麻烦,木爹便请来医疗队开展义诊、理疗;退役军人沈开颜患肝病住院,木爹带头捐款,雪中送炭。

李胜月难掩感激之情:不管谁家有大事小事,木爹都是第一时间帮忙。我儿子患病,他帮忙送医院;需要交钱,他扫码支付。”

居民“急难愁盼”,老木“来者不拒”。1月3日,王丽家水管破裂,已修复。3月8日,伍成与王力婆媳闹“矛盾”,调解好。4月18日,五保陈忠电线更换了……打开“木爹”一本本“民情记事簿”,一桩桩小事、一件件大事,一页页记得密密麻麻。

做一件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44年如一日,捐赠、支教、敬老、助残…….乡村、学校、医院、敬老院等都留下老木的身影。他说:“这些年,我资助了多少钱,我也记不清楚了,只是做了点儿该做的事”。

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,汪木海的铮铮誓言,在大地回荡。(胡毅 程华新 罗臻 黄崇光)